张圣奘(1903年-1992年),湖北赤壁人。张居正十三代孙,其父张绍桑是前清翰林、蔡元培的结义兄弟,曾任两广总督,其母是林则徐孙女。张圣奘精通9国语言,曾获得英国牛津、美国哈佛等名校的文学、医学、法学等5个博士学位;他可教28门课程,历任东北、复旦、震旦、交大、重大等大学教授,被人戏称为“万能教授”。他也曾为蒋介石讲授《易经》;曾受邓小平之托调查文物,发现了距今3.5万年的“资阳人”头骨化石。1954年,他出任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主任,主编了《四川文物提要》,为巴蜀文化建立了卓越功勋,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位名扬中外的学者。他在四川生活了半个多世纪,晚年曾住在宽巷子的一所院落里,直至辞世。
韩文畦(1895年-1983年),四川内江人,著名学者,佛学家,擅章草。曾于1939年受刘文辉之邀在西康省任省府委员兼任教育厅厅长。期间针对民智未启,经济落后的现状,创办了始阳师范学校、雅安工业职业学校,在康定、富林等地设民众教育馆,又筹措资金保护文物古迹,修建位于石棉县的翼王亭等。由韩文畦撰文近千字的《翼王亭记》石碑至今仍保存完好。1949年,韩文畦加入中国民主同盟,任民盟成都分部主任委员,为迎接新中国的诞生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。建国后,韩文畦历任川西农林厅副厅长、绵阳专区副专员、四川省政委常委。晚年住在窄巷子的女儿家中,直至辞世。
张采芹(1931年-1944年),宽巷子35号是爱国画家张采芹故居。1941年4月1日,成都成立了四川美术协会,张先生被众人推举为协会常务理事兼总务。在这期间,宽巷子张先生旧居曾接待过张大千、徐悲鸿、齐白石,傅抱石,谢无量、黄君碧、周千秋、吴作人、黄宾虹、潘天寿、李可染、丰子恺、陈树人,赵望云、吴一峰,关山月,岑学恭,刘开渠,陈子庄等名家巨匠,并每每解囊协助解决食宿,举办展览。
法国传教士洪广化(1814年-1891年),巴黎外放传教会会士,川西代牧区主教。1846年,洪广化神父来到中国传教。白鹿镇著名的领报修院即是他带领修建的。洪广化在宽窄巷子生活了一段时间。
周济民(1919年-1994年),在民国时期,宽巷子33号庭院是济世救民的中医名师周济民的家,他在医术在少城中远近闻名。
李颉人(1891年-1962年),成都人,著名文学家,其作品“大河”系列在中国文学史上影响卓越,其中《死水微澜》更是蜚声海内外。他对宽窄巷子钟爱有加,称其为“富有诗情的画境”。
三毛(1943年-1991年),台湾著名作家,自由和浪漫的化身。她的作品启发了很多年轻人的生活方式。著名摄影师肖全在宽窄巷子为她拍下了堪称经典的照片。